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出血热病毒的传播途径有五种,动物源性传播、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垂直传播,其中动物源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5-7月,11月至下年1月为出血热高发期,前者多为家鼠,后者多为野鼠。2011年年末,山东青岛进入出血热高发期,截至12月27日已确诊140例。 出血热的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肌肉酸痛、头痛、咳嗽、胸痛、呕吐、腹痛、腹泻,皮下和结膜有出血点及其他部位出血表现,在躯干和肩部出现紫红色的斑丘疹,少尿、无尿,谵妄、昏迷等。早期特点主要是有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脸部、颈部、上胸部红肿充血)症状。 出血热预防措施:出血热尚无特异性病原疗法,发病后只能对症治疗,因此,预防尤为重要。 1.监测是卫生部门防治疾病的耳目 2.灭鼠、防鼠是预防本病关键的措施。 3.灭螨、防螨,在秋季灭鼠可同时用杀虫剂进行灭螨,主要杀灭部队经常活动地区的游离螨与鼠洞内螨。 防螨应注意:①不坐卧于稻草堆上;②保持室内清洁,曝晒与拍打铺草;③清除室内外草堆、柴堆、经常铲除周围杂草,以减少螨类孳生所和叮咬机会;④亦可用5‰敌敌畏溶液喷晒衣服开口处,有效时间约半日。 4.疫苗应用的展望 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并取得较大进展的疫苗可分为二类,一种是鼠脑纯化疫苗,另一种是细胞培养疫苗;另外还有减毒活疫苗和基因重组疫苗也在研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