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认识你自己”是人类发展的高峰。如今,几千年后的今天,神经科学家正试图精确解密人类大脑构建自我感的机制。
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认识你自己”是人类发展的高峰。如今,几千年后的今天,神经科学家正试图精确解密人类大脑构建自我感的机制。
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的定义是自我的觉知,包括一个人的特质、情感与行为。神经科学家一直认为:大脑的三个区域对自我意识的形成至关重要,它们分别为:脑岛皮质(insular cortex),前扣带皮质(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以及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然而,爱荷华大学一支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对这一理论提出挑战,该研究显示自我意识并非限定于大脑的某些特定区域,而更多的是涵盖其它大脑区域多种神经通路交叉作用的产物。 “病人R” 这些结论来自于一次罕有的个体研究机会,研究的对象是一名广泛性脑损伤患者,而损伤部位正好是被认为对自我意识产生极为关键的三个区域。该研究个体五十七岁,接受过大学教育,被称为“病人R”。病人R通过所有的自我意识标准测试,同时,在照镜子以及看自己不同时期拍摄的未经修改的照片时显示出重复性自我识别(self-recognition)。 “该研究很清楚地表明,自我意识对应于一大脑过程,该过程无法定位于某一单一大脑区域,”论文联合责任作者大卫·汝道夫(David Rudrauf)说,“最大的可能是,自我意识产生于大脑区域网络间更大范围内的交互作用 。”该研究论文发表于8月22日的《PLoS ONE》期刊网络版。 根据已有的理论,作者们相信脑干(brainstem),丘脑(thalamus)以及后内侧皮质(posteromedial cortices)都参与到自我意识的产生过程。 内省与能动性 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发现,病人R的行为与交流通常反映出深度与自我洞察力。第一作者卡利撒·腓立比(Carissa Philippi)主持过对病人R一次详细的自我意识访谈,发现他拥有很深的内省能力,这是人类自我意识进化最充分的特性之一。腓立比二2001年在UI获得她的神经系统科学博士学位。 “在访谈过程中,我询问他如何向他人介绍自己,”腓立比说,“他回答道:‘我就是一个记性不好的普通人罢了。’”腓立比现今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一名博士后研究员。 病人R同时还展现出自我能动性,自我能动性指的是个体感知一行为是某人自有意图的结果的能力。通过收集一年来病人R自测的人格量表分析显示,他思考与感知自我的能力一直处于平稳的状态。然而,他大脑的损伤同时也影响到他颞叶的功能,导致严重的失忆症,破坏了他“自传自我”(autobiographical self)更新新记忆的能力。除去这一紊乱,病人R自我意识的所有其他特征基本上保持完整。 “大部分人第一次见到R,完全猜不到他的大脑存在损伤,”汝道夫指出,“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并无异样的中年男子,他行走,交谈,倾听与行动,与一般人并无二致。”汝道夫是前任UI神经学助理教授,现为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功能成像实验室的一名研究学者。 一群特殊的病人群体 病人R是UI举世闻名的爱荷华神经患者登记处的一员,该登记处成立于1982年,现在拥有超过五百名活跃成员,他们都是各种形式的大脑一处或多处损伤的患者。 2009年的研究显示,病人R能够感受到他自己的心跳,这一过程在学术上被称之为“内感受知觉”(interoceptive awareness)。至此,研究人员开始质疑脑岛皮质在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所担当的角色。 UI的研究人员估计,病人R保留有百分之十的脑岛组织,以及百分之一的前扣带皮质组织。有些人基于这些组织的存在,怀疑是否这些区域被利用来形成自我意识。但最新研究中的神经成像结果揭示,病人R残留的组织功能严重异常,与大脑其他部位也基本处于非连接状态。 “在研究中,我们有一个病人丧失了自我意识形成所需要的所有区域,然而他却仍然拥有自我觉知,”联合责任作者贾斯汀·范斯坦(Justin Feinstein)说,“很明显,人类大脑如何产生诸如自我意识这样的复杂现象,神经科学才刚刚踏出揭示这些疑问的第一步 。”范斯坦二月在UI获得他的博士学位。 来源: 译言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