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柏林墙》一书中所描绘的柏林墙在现实中是苏联在德国的一件作品,一件可能导致德国民族割裂的作品。 但是事物都是矛盾存在的,柏林墙的存在也不是有害无益。书中的描述在我们今天看来,柏林墙的建立应该利大于弊。抛开因为导致柏林人“偷渡”牺牲的因素,抛开可能导致德国民族割裂的因素,我们更应该看到柏林墙建立正确的一面——柏林墙捍卫了东柏林的“苏联社会”。 冷战时期,柏林墙的确是苏联阵营对抗北约阵营的“有效”武器,其“有效”要强调是在当时苏联阵营所处的被动局面下。 细嚼《柏林墙》一书中的一些描写,我们倒可以另外了解出一些东西。 假如没有柏林墙,东德的人才全跑光了。柏林是个交通发达的城市,很多柏林人投奔西柏林。柏林总共一千七百万人,据阿登纳回忆录记载的,共有二百七十万人投奔西柏林。这些人口大多都在哪个年龄层我们可想而知。 假如没有柏林墙,冷战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阵营。在长远的计划“苏联社会”产生的效益没有“联邦社会”来的快的情况下,如果不阻止人员的流失,只将给艰难推行“苏联社会”的东柏林雪上加霜,将使得苏联陷于更被动的局面。 假如没有柏林墙,德国或许将“真正” 割裂。德国虽然经历过那场风雨,但是当今德国仍旧是一个民族统一的国家。倘若没有柏林墙的强制约束,东、西柏林的人都安于自己的生活,没有团圆的渴望,东、西柏林可能在没有矛盾的情况下被两大阵营瓜分。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柏林墙反倒维护了民族意愿的统一。 假如没有柏林墙,东柏林土地上的“苏联社会”可能不攻自破。在“联邦社会”带来的高效益面前,在推行“苏联社会”体制的东柏林内部也难免会萌发出一些“联邦社会”的苗头,这将使“苏联社会”的阵地被“联邦社会”渐渐吞并。而事实说明了,这堵墙对苏联来讲,很好地表现出了抗击外来社会的能力。 在当时特定的坏境下,苏联一定要留下能够发展社会的人才,冷战的局面也不能限于被动,“苏联社会”所立足的阵地也不能被“联邦社会”所吞并,所以,柏林墙一定要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