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否成为赢家? 油价大跌显著降低了我国的用油成本,也是我国增加石油进口和加快储备建设的好时机。数据显示,11月俄罗斯对华原油出口同比增长65%,我国从伊朗进口原油比10月大增五成。但有无足够的储备库容和对油价走势的精准判断,无疑是制约因素。 油价下跌也为我国能源企业走出去和引进资源提供良机。从中长期看,油价下跌对于我国正加快推进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却不算利好。 油价跌跌不休已使煤制油等煤化工行业步入“寒冬”。近期两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反映了政府在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上的态度。专家建议,应抓住窗口期,加快我国能源战略和政策体系的构筑,为结构调整持续深入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为什么国内油价比国际跌得少? 按照市场机构分析,第一个因素,我国成品油价格中税费占30%以上。在税费固定的情况下,国内油价的波动可以理解为只有不到70%在随着国际油价变动。相应的,跌幅也会变小。 第二个因素就是参考的国际油价。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解读新机制时说,新机制适当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品种,尽可能选取在当今世界石油市场中具有代表性和风向标的油种,以避免价格易受人为操控。 但关键是,我国挂靠的“一揽子”国际市场原油品种并未向社会公布。或许,某几个品种的国际油价下跌幅度无法反映油价变动全貌,因此也给衡量国际油价和国内油价跌幅带来困难。 油价一降就提税,是不是有点“任性”? 本来哼着小曲准备油价连跌去加油的车主,发现半路却杀出个“成品油消费税”。11月29日和12月13日,我国成品油消费税连续两轮上调。第一次上调是完全抵消了油价下跌,第二次则是减少了降价的幅度。两次叠加,汽油的消费税上调幅度达40%,柴油上调幅度约为37.5%。而距上一次消费税改革已有5年多时间。 按照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说法,目前国内成品油消费税税负水平明显偏低,不利于引导企业和居民节约利用石油资源,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调整旨在进一步加强消费税在促进节能减排方面的调控力度,合理引导消费需求。同时,兼顾了宏观调控需要和社会承受能力,选择在油价下行时实施,实现了提税与降价同步。 尽管如此,针对消费税的上调,仍有两个疑问待解: 一是远期负担和承受能力。二是消费税到底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税收决策的科学性至少应当体现在定量分析上。没有定量研究,那么提不提税、提多少的随意性,造成公众对于提税“任性”的质疑也难以消除。在油价下跌的背景和预期下,提税的节奏和决策的公开透明,对于引导消费的作用不容忽视。 短评 别让油价下跌搅乱能源革命步伐 能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其价格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市场的反应尤为敏感。 油价下跌,对能源革命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关键是如何趋利避害。利用现有时机,做好新能源的加法和减法,完全可以打造出中国能源升级版。 油价倒逼带来的红利不止于此。油价下来了,油企的日子不好过了,有些国企可能会“很受伤”,正可借机推进自身改革,引进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经营,通过转型升级寻找新的赢利点。 抓住窗口期,利用好机遇,油价下跌就不会成为能源革命的绊脚石,反而会成为驱动轮,加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能源消耗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能源体系。 来源:都市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