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能宪做客浙江人文大讲堂。尹炳炎 摄 第一种,就是称中华或者中土(亦称中原或者中州)为礼义之邦。 唐代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出现了两次“礼义之邦”,这可能是最早使用这一概念的典籍。这两次均出现在《晋书》“载记”中。其一出现在《载记第十四·苻坚下》:“西戎荒俗,非礼义之邦。羁縻之道,服而赦之,示以中国之威,导以王化之法,勿极武穷兵,过深残掠。” 第二种是称齐鲁等文明开化之地为礼义之邦。 宋代吕祖谦《东莱别集》卷十四《读书杂记》说:“鲁号为礼义之邦。”就是说齐鲁是我们早期文明的发源地。 宋人熊禾《勿轩集》中有一篇文章也讲到:“孔孟生而师道立,邹鲁为礼义之邦。”清代有一个小说《侠义风月传》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山东乃人物之地,礼义之邦,多生异人,莫若往彼一游,或有所遇。” 第三种用法,就是称其他文化繁盛、民风淳厚之地为礼义之邦。 宋濂《文宪集》其中有一篇文章,叫《八詠楼诗纪序》:“婺为礼义之邦,士君子世惇诗书,心存忠信。往往勇于自治而不暇责人,稍有寸善扬之唯恐不亟,况休文尝为民上者欤。古所谓居其邦不非其大夫者,独吾婺之为然欤!” 王守仁有一篇文章叫《送李柳州序》说:“故柳虽非中土,至其地者率多贤士,是以习与化移,而衣冠文物,蔚然为礼义之邦。” 第四种,古书当中也有称“礼义之国”、“礼义之朝”“礼义之乡”者,这个邦和国一个意思。 《汉书》卷一《高帝纪下》说:“楚地悉定,独鲁不下。汉王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节礼义之国,乃持羽头示其父兄,鲁乃降。” 这是记载刘邦攻打鲁国,准备屠城。后来刘邦的部下跟他说,这是礼义之邦,不能烧杀抢掠。于是刘邦就把项羽的头举起来,鲁国便打开城门投降,免去了生灵涂炭。 第五种,称邻国为礼义之邦。元代程文海撰《雪楼集》其中有一文章,有云:“东南海滨之国高句丽,古称诗书礼义之邦,奉佛尤谨。” 来源:钱江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