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客服电话:0574-65520000
搜索
查看: 2779|回复: 4

新型通信(网络)诈骗凶猛来袭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5万

帖子

103万

积分

Lv.24 百万富翁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积分
1038446
在线时间
4734 小时
发表于 2015-8-24 11: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新型通信(网络)诈骗凶猛来袭
警方详细剖析揭露诈骗流程
20150824日宁波日报
新型通信.jpg
庄豪
本报记者 王晓峰
  网络世界,大家最痛恨什么?骗子!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市发生的通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快速增长,全市价值损失在10万元至50万元的案件有97起,50万元以上的有19起,百万元以上的有3起。昨日,我市警方针对最近新出现的几种通信(网络)诈骗方式进行“解剖”,以此来提高市民的鉴别能力。
下载宁海在线客户端

1万

主题

15万

帖子

103万

积分

Lv.24 百万富翁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积分
1038446
在线时间
4734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11: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信用卡高额度看得见取不出
  上个月,江东公安分局百丈派出所接到市民林先生报警,称他被办信用卡的给骗了。林先生从事销售工作,常外出跑业务,时不时需要资金周转。前段时间他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是信用卡中心的,可以帮他办理一张额度20万元的信用卡,但需要收2%的手续费,也就是4000元,当然可以先验货后交钱。
  林先生觉得这样保险,就同意了。几天后,他收到一个快递,是一个印有某银行标识的白色信封。拆开一看,果然如对方所说,是一张“额度为20万元”的信用卡。林先生很谨慎,去ATM机上查验,信用额度果然是20万元。林先生如约汇去了手续费,然而等他正式使用信用卡取现时,发现取不了。联系对方,又称要交1万元的开卡费。林先生知道被骗了,随后报了警。
  民警解疑:这起信用卡诈骗是最新出现的,以前是以办高额度卡为名直接骗钱,而现在不光“山寨”了银行卡,还能做到ATM机上查询有额度,欺骗性很强。推断看来,骗子手上可能真有一张大额度的信用卡,然后复制了一张假卡。假卡有真卡的磁条信息,所以查询额度时能查到,但要取现就不可能了。小微企业主对于周转资金的需求比较迫切,所以特别容易中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5万

帖子

103万

积分

Lv.24 百万富翁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积分
1038446
在线时间
4734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11: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名为“退款”实骗“验证码”
  最近微信朋友圈里有一则“防止新型诈骗”消息在疯狂转发,内容就是自己的银行卡莫明其妙被盗刷了,然后骗子又贼喊捉贼,冒充各类“客服”上门来骗验证码。
  的确,类似的骗局在我市已经发生好几起。7月29日晚上,鄞州下应派出所接到市民凌先生报警,称他在回家路上接到“银行”发来的短信,提示他消费了3000多元。卡还在身上,也没收到要消费的验证码,怎么就被扣钱了呢,莫非是被人盗刷了?正当他纳闷时,来了电话,对方自称是某网络平台的客服,有人在他们那边消费,他们觉得这笔交易有问题,就来确认是否为本人操作。
  凌先生立马将情况告知对方,对方表示会帮忙退款,但需要他确认并提供验证码。等凌先生提供验证码后,银行真的发来提示短信,钱被转走了。
  民警解疑:这类诈骗目前处于高发态势。首先可以肯定当事人网银信息泄露了,骗子拿到了卡号以及密码,但缺少手机的验证码,骗子要想办法把验证码骗到手。他们的聪明之处就在于“贼喊捉贼”,一般人一时绕不过这个弯来,结果被骗了。防范这类诈骗,首先要保证自己的信息不外泄,同时要定期更换银行卡密码。其次碰到这种情况时别因为惊慌而失去判断力,多看多问,也可给银行或者110打个电话咨询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5万

帖子

103万

积分

Lv.24 百万富翁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积分
1038446
在线时间
4734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11: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相册诱惑”实为木马程序
  今年8月初,家住慈溪的项先生收到了一条短信,还附有一个网页链接:“我们一起玩时拍的照片,都在这里……”巧合的是,项先生前几天参加过同学会,以为是哪位同学把照片共享了,所以没多想就点开了链接。起先,项先生以为是同学恶作剧,弄个乱七八糟的网页来骗人,谁料没过多久他就收到银行提醒短信了,卡被人消费了1万多元。
民警解疑:这是犯罪分子以群发的方式发送含有木马病毒的短信。名称很具有诱惑性,比如“这是上次我们一起玩时拍的照片,我制成了相册,你点击就可以查看所有照片……”“这是你老公跟别人到宾馆开房时被人拍的照片,你点开就可查看……”如果信以为真,点击链接的网址后,病毒程序自动下载运行,盗取手机内的通讯录、绑定操作的银行卡、支付密码等信息,从而实施盗刷、转账等犯罪。同时,相应的病毒会向通讯录内的人员发送病毒,形成连锁诈骗的局面。因此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网站地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9041

帖子

4万

积分

Lv.20 君王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44340
在线时间
1161 小时
发表于 2015-8-24 15: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不管是不是实名登记   骗子总有法子可以对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户端|浙公网安备案 33022602000116|宁海在线 ( 浙B2-20200368

关于我们|电话:0574-65520000 ,GMT+8, 2024-6-2 16:29 , Processed in 0.117184 second(s), 24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0-2015 NHZJ Inc.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