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坎坷的难兄难弟 宁海人周某和林某是同龄发小,45岁。 周某从小家境不错,但学习成绩一般;而林某家境不好,时常要周某接济,但脑筋灵光。 高中毕业后,周某考上了大专,毕业后在单位干了几年,不温不火,之后辞职,开了一家模具加工厂。商海沉浮多年,模具加工厂每况愈下,他欠下了三四百万元债。 为了还债,周某把房产都悉数抵押,生活潦倒。 林某高考失利,阴差阳错进了一所中专,毕业后,仗着自己脑子活络,做起了海鲜批发生意,还算红火。 可天有不测风云。一次,林某在吃夜宵时与人发生口角,结果酿成大祸,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判3年,直到2012年才刑满释放。 牢里挖掘到“发财之道” 三年牢狱生活,林某自觉见了不少世面,还认识了生命中的“贵人”———上海人秦某。秦某自称,曾是上海一家证券公司的高管,因非法披露上市公司内部信息牟利获罪。 秦某告诉林某,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业今后必然会有大发展,而对于那些手中没有太多资源的人来说,“空手套白狼”的最佳商业模式就是P2P,“现在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还很滞后,出手早,肯定有机可乘。” 正是这席话,让脑筋原本就很活络的林某似乎看到了一条金光闪闪的“发财之道”。 “没有吃,没有穿,网民给我们垫” 2014年春节过后的一通电话,终于让林某等来了时机和合作伙伴。 电话是周某打来的。已经被债务逼得走投无路的他原本是想找老同学林某借点钱救急的。而林某却从周某焦急的语气中听出了他对金钱的渴望,不由心中窃喜:终于等到你了。 “你真的想还债吗?”林某试探道。 “算了,我看你的日子也不好过。”周某显得有些心灰意冷。 “现在有个机会摆在你面前,要不要试一试?”林某继续试探。 “只要不犯法。”周某稍稍提起些兴致。 “你听说过互联网金融吗?”林某亮出了自己的“王牌”,“我们兄弟联手搞个P2P公司,你也好赚钱去还债。” 周某有些迟疑,自己对这门生意一窍不通,“再说老百姓哪有那么傻,把钱交给两个从来没见过面的人?” “现在P2P是热点,我们早踩点,只要有几个冤大头,我们就吃饱了。没有吃、没有穿,网民给我们垫。你就瞧好吧。”在一番“洗脑”后,周某心动了,咬着牙借了20万元。 林某则拿出了25万元。不过,他说,这些钱是他帮朋友投资的。 2014年3月,一家名叫“友联财富”的投资有限公司在南部商务区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