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行高峰,当大部分机动车堵在路上龟速前进时,有人踩着独轮车快速闪过,让不少困在路上的人艳羡不已。近段时间,这种只有一个轮子、靠传感器来控制速度和方向的电动独轮车,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不过,交警部门提醒,这种以充电作为能源驱动的独轮车,属于机动车辆,不符合国标规定的安全技术条件,不能在道路上行驶。
售价数百到上万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品牌五花八门,而价格也从698元到16800元不等,大部分店铺都将“上下班通勤工具”的功能作为一大卖点,但在产品说明中,都没有贴出相应的合格证或其他证明文件。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电动独轮车确实还没有纳入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即3C认证)。“因为没有强制的质量认证,所以市场内的电动独轮车质量相差较大。有的商家卖得贵,有的商家卖得便宜,还有商家可以私自帮消费者提高最高限速。不但质量没保障,骑起来还十分危险。”
交管部门:不能上路 出事故全责 交管部门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这种电动独轮车拥有动力装置,属于机动车。但它又不符合国标规定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不能上牌,因此也不能上道路行驶,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若将其认定为无需上牌的滑行工具,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4条,行人也不得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据介绍,如果在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上使用轮滑等滑行工具,交警将按照行人违反交通安全法律、行政法规进行批评教育、劝离甚至罚款处理。同时,交警也建议,出于安全考虑,独轮车可在特定场所作为休闲娱乐工具使用,但不要上路行驶,以免造成交通事故。一旦上路行驶造成交通事故则将承担全部责任。 安全异议:发生事故十分危险 在安全性方面,业内专家也提出了三点异议。首先,靠身体后倾刹车的反应时间,远不及用手指刹车的反应时间,在遇突发状况时不能及时制动;其次,该车制动能力差,刹车时单轮与地面的摩擦面积只有双轮的一半;最后,非机动车行驶中难免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但被撞处往往是车身,这种独轮车一旦碰撞就直接撞到了身体,实在太危险了。
现实尴尬:规范修订相对滞后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重庆、南京、苏州、杭州、南昌、厦门、三亚、临沂等多地交警部门相继明确规定:电动独轮车不允许上路。另一方面,这一新产品却越来越多地被消费者用作代步工具。造成尴尬的原因,是国家对电动独轮车究竟是否属于“车辆”以及属于何种车辆的界定尚不明晰。 我国《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自1999年颁布后,至今未作修订,某种程度上成为电动独轮车获得“身份”的障碍。相对滞后的还不止此。据了解,目前电动独轮车并未纳入国家强制产品认证(即“3C”认证)。业内人士表示,动辄数千甚至上万元的产品,不仅装备了较多的电磁元件,还因为具备“载具”功能,其安全性理应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 “一方面,这个产业尚未建成公信力较强的行业协会,产业自身要努力;另一方面,也亟待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和扶持。”业内人士呼吁。
独轮车禁行?网友有话说 他禁他的,你骑你的,别碰我,碰我我就倒,倒了就起不来! 地铁涨价,开车拥堵,还不让骑代步车,这真是不让人愉快上班的节奏! 交规还禁止闯红灯了! 让生产、让销售,怎么就还不让上路了呢? 这种独轮小车晃晃悠悠的,速度还不慢,看着就危险! 速度那么快,还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出了事故怎么办? 希望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规范电动车出行,现在电动的独轮车二轮车三轮车四轮车都有了,路上乱的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