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做父母真的不容易,是需要学习的,比如平日里说的一句话,既可能温暖孩子一生,也可能变成语言暴力,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说话有道,不要再用语言伤害你的孩子了!下面这7句话, 句句伤娃心,生活中需格外留意。
1、你怎么总是这样,做事毛毛躁躁的? 家长生气后,会情不自禁地给孩子贴各种标签,什么 "自私鬼"、"调皮捣蛋"、"毛毛躁躁"等,各种负面词汇,当着孩子的面儿如一把利刃脱壳而出。在说这些话时,家长可能并未意识到,大人随随便便一句负面评价,在孩子幼小的心里埋下了自卑的种子,给孩子很强的心理暗示--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孩子,被贴上某种标签后,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趋向于与所贴标签相一致。而"标签效应"会产生严重不良后果。
2、闭嘴! 没有人会喜欢别人这样说自己,尤其是孩子!心智尚未成熟的他们,应对的方式显得更加决绝,那就是以后不再信任你、不会再对你说掏心窝子的话。
比如,有的孩子对电脑有一种天生的热爱,但家长怕耽误孩子学习,于是脱口而出这句话。这句话却如一把双刃剑,刺痛孩子的内心,使孩子觉得迷茫。切记,千万别在孩子探索感兴趣事情的时候,武断的否定其兴趣。有时候,男孩儿成为一名出色的程序员或女孩儿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不好吗? 4、有本事你就哭,倒看你哭到什么时候 当妈妈喊出这句话,不论具体发生了什么,孩子当下是什么情绪,他的直观感受,则是妈妈现在不愿与我交流。无力感与委屈让孩子持续难受下去,甚至最初为什么哭已显得不那么重要。当孩子调皮哭泣,这样的处理方法一直为人诟病,其实,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明白,你看到了他的委屈,然后平静的陪伴,再以同理心引导很重要。
5、我都是为了你好 这是很多家长爱挂在嘴边的话,孩子听多了这类话,会深怀愧疚感,产生莫名的压力。当然,不乏一些孩子为了回避内疚感主动帮父母做家务,努力学习,去取悦、报答父母。可是,孩子们是因为内疚才做的这些事,而不是因为他内心想去做。生活中,这类孩子似乎会显得很乖很听话,可事实上他们听话、学习的动机根本不单纯,甚至可以说失去了自我。而当孩子没有达到父母的某种期望时,他们会自责,比较敏感的孩子会抑郁,甚至自杀。 6、怎么能这样,你是一个坏孩子 大多数家长不会和孩子说这句话。在孩子真的犯了错误,并且理应被教育和纠正的时候。你要告诉孩子的是,这件事情是坏的,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人不等于行为,家长无法接受的是事情,而不是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
7、爸爸妈妈没什么能耐……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大多数孩子的自卑感源于父母。父母坚强自信、乐观向上,那么,孩子对未来必然也会充满信心!反之,若父母在孩子面前充满自卑感,便会潜移默化的将自卑传染给孩子。同理,父母在孩子面前数落、甚至诋毁另一半,不仅会让孩子左右为难,而且也会让孩子对关密关系产生恐惧,在人际交往中出现自卑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