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人们祭祖尽孝道之节。 “清明无客不思家”,道出了他乡游子追念先人的感情。清明时节,宁海作兴捣制青麻糍,上坟祭祖,大家过节的吃食也主要是青麻糍。
青麻糍用粳米粉和嫩青的叶子制成的,这可能是清明节又名寒食节,纪念介子推吃冷食的一种演化和发展,说明宁海的习俗保留着远古的内容和色彩。
清明还未到,空闲时间里,小孩和妇人就挎个提篮到田野上去“挖青”,就是择取青的嫩茎叶,所以也叫“挑青”。洗净后入沸水里汆一下,捞出沥干水分后再在清水中漂洗。再将青剁细碎。
然后将糯米浸泡在水中,胀足后沥干,把浸泡好的糯米放在蒸麻糍的桶里蒸熟,上面铺上一层剁碎的青。
蒸熟后,直接把饭倒扣在石臼里压成团。然后开始捣麻糍,用木杵或石杵反复捣的人既要力气又要技巧,还有一个负责在捣的时候掭麻糍,要不断把麻糍往中间掭拢,须眼明手快,及时蘸水按捺麻糍。
拎起木榔头,打打捣捣约半小时。打捣青麻糍是一件大力气活儿,几十斤重的石榔头,不免令拿笔杆子的文弱书生望而生畏,小试一下两下可以,长捣十下百下,确实受不了。
抬起一下,篷动,打落一下。举起一榔头悬擎,因为手下有人在蘸水掭麻糍,俟掭麻糍的手伸出捣臼外,赶紧补入榔头一捣。
一榔头接着一榔头,反复地捣捣与翻翻,青麻糍捣翻得透烂透烂。添了青的麻糍在捣匀之后,白色的米粉就变成了青色。
最后把放捣好的米粉在面板上用粗粗的圆木把粉团压得平平的,再撒上松花粉,再把它擀薄。
用刀切成长方形小块,麻糍就做出来了,咬一口,香糯到心里。
有意思的是,像春节等传统节日里捣制成的麻糍,大人小孩是不准先吃的,主妇将麻糍摊晾在洗得干干净净的竹簟上,等家里祭祀祖先、敬拜境主神灵后才可以吃。
但清明节里的青麻糍捣制好后,大人和小孩即可食用。小孩们站在捣臼边吃着热气腾腾的青麻糍,大人们就会说:子孙最大先吃,老太公不生气的。
炸 麻糍切成小块放油里炸,再沾调料吃。 烤 将麻糍放在铁丝网或火钳等铁条之类上,再架在柴火烧过后的炭上来烤。或放平底锅烤,少许油,两面翻烤,等麻糍烤软了,刷点浆料或将糖灌入麻糍中,等糖溶成糖水,甜香! 蒸 锅里放水,像蒸馒头一样,大概水开后10 分钟就差不多了。 煎 在锅里放入底油,九成热后下麻糍,这时要把火转为文火,麻糍会在油煎的作用下慢慢变软,也开始变黏了,要注意噢,不要使麻糍相互粘在一起。一面发黄时就可以翻面,两面都煎好就行,还可以按个人口味夹着鸡蛋丝、肉丝、大葱和浆料裹着吃。
麻糍会在清明上坟时供于祖先,相告故人,相告天地。也会用于送人,以表亲情。麻糍费工费力,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是一种奢侈,所以在宁海老话里当比作渴求的事物,清明祭祀的是春天的味道。
食在宁海带你走进宁海,了解宁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