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虽说立秋以后,总的趋势是逐渐凉爽,但并不意味着气温马上会降下来,人们还会经历一段高温湿热的气候煎熬。 专家表示,此时暑气还未消退,养生尤其要注意清热解暑,小心“阴暑”伤身。
据了解,最近有不少患者因为贪凉导致浑身乏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关节酸痛而前来就诊。“其实他们是中了阴暑。”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中医师说,“以前我们所说的中暑多是在烈日下劳作或因在高温、通风不良、湿度较高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所引发的。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中暑是因为过于避热贪凉引起的,这种中暑中医称之为阴暑。” “立秋要防止中阴暑。”专家解释说,由于夏季暑热湿盛,人体的毛孔是张开的,如果突然受凉,毛孔便会骤然关闭,时间长后会引起排汗机能迟钝从而中暑。 立秋后一段时间,天气依然十分炎热,许多家庭和公共场所都开着空调,若温度调得很低,长此以往,会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 另外,立秋时节,常常会遇到台风降雨,突然降温,受到阴寒之气侵袭,也是诱发中阴暑的原因之一。因此,预防阴暑的发生,关键是不可过于贪凉。
虽然立秋后气候有逐渐转凉的趋势,但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饮食上当延续暑天饮食,平时可以多吃些薏仁粥、荷叶粥、凉拌苦瓜等消暑健脾的食物。 但要注意,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少吃西瓜、梨等性味寒凉的食物,多食可能会伤及脾胃。 刚刚立秋,天气仍然酷热难挡,暑气旺盛,最容易伤心,不少人出现了烦躁、失眠、恶心欲吐的情况。为此,史锁芳主任推荐了以下几款药茶,读者朋友不妨一试。 如果因为天热而烦躁失眠,可以适当选择防暑降温,同时又有清心除烦、养心安神作用的食品,推荐每天用山栀10克,百合20~30克,沸水冲泡当茶饮。百合润肺清心,山栀清心除烦。睡眠不好者,在此基础上加点酸枣仁。 如果光是胃口不好,可以用适量的扁豆、大麦泡茶,可清暑、运脾、开胃。 如果表现为每天昏昏沉沉,又没有到中暑的程度,胃口不好,恶心欲吐,这种情况以小孩、老年人居多,建议服用防暑健脾、化湿开胃的饮品,如用佩兰泡茶。 如果是口苦、恶心欲吐,不妨试试连苏饮。 专家提醒,立秋虽至,目前天气依然炎热,但空调开放时间不能过长,不建议整晚开着空调入睡,特别是体质虚弱、易发病人群尤应注意。立秋是初秋向中秋转变的阶段,季节转换,湿气加重,早晚温差变大,哮喘、鼻炎等过敏性疾病、风湿关节病、心脑血管病等疾病容易发作,应当注意天气变化,尽早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