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客服电话:0574-65520000
搜索
查看: 2864|回复: 0

中医气功每个人都能练吗 禁忌人群有哪些

[复制链接]

181

主题

182

帖子

1815

积分

Lv.5 举人

Rank: 5Rank: 5

积分
1815
在线时间
0 小时
发表于 2018-11-12 13: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练气功的好处

  练气功是一种独特的自我锻炼方法。它使人的意念活动、机体内脏组织运动及肢体运动互相配合,调动体内“真气”运行,并通过主动性自我调节,慢慢地、循序渐进地调整 和增强人体的生理功能,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人体绝大部分疾病都由于高级神经中枢活动障碍引起。而练气功可直接调整保健。

中医养生气功 中医气功 中医气功好处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压力大的应激状态,会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导致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神经衰弱等疾病。练气功能消除大脑紧张及应激状态,使大脑皮层的兴奋灶进入抑制状态,从而消除疾病产生的病理、生理基础,保持身体健康。

  练气功时由于心率减慢及周围血管舒张,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反应,减轻心脏负担,同时改善冠状循环和心肌代谢,起到调节脂肪代谢,提高抗凝能力的作用,从而改进 心血管机能。有高血压病的人,在开始练功5分钟后,血压即开始下降,30分钟后可达到药物性睡眠时的降压水平,长期坚持练功有助血压下降。

  人体健康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互相协调,维持动态平衡。一旦某一部分神经的张力过强或过弱,两者失去平衡,人体会发生病理变化而生病。练气功降低了人体 对外界的应激性,使各组织器官活动减弱,向神经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也随之减少,使神经中枢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有利于植物性神经的平衡和协调,从而消除某 些病变,增强人体健康。

  放松和入静时,心率变缓,身体耗氧量减少,能量代谢也随之减少,从而使机体各部重新积蓄能量,积聚精力。练气功是一个有效的储能过程。

  练气功时,真气在体内运行,对内脏器官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而练功强调的呼吸方法,对各部器官也起着类似按摩的作用。当气在小腹聚集时,促进小肠血液循环,从而改善和增强肠道吸收功能。

中医养生气功 中医气功 中医气功好处

  气功能促进慢性病的功能恢复,并消除一些症状。对功能性疾病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疾病效果较好。癔病及精神病人不宜练气功。所以,掌握气功的适应症很重要。虽然现在都提倡气功养生,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练气功,下面我们就具体的了解一下到底哪些人不能练气功:

  练气功有哪些禁忌人群呢?

  1、个性素质有缺陷者

  有一些人天生敏感多疑,而且性格孤僻,在平时很容易惊动河东路,平时性格比较内向,做事多小心谨慎,或者喜欢钻牛角尖,这类人群是不不适合练气功的,这类人群容易自我暗示和接受暗示,所以在练气功当中很容易出现偏差。

  2、对练功朝三暮四者

  因为练气功是需要一定耐力和定力的,在练功之前一定要仔细对照,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功法,一旦确定,宫华就应该认真的练习,不可以同时练几种功法,也不可以,今天练一种明天又练另外一种。因为这样混乱练习,几种功法相互影响,就会搞到心神不定,不仅会影响到练功的效果,而且很容易出现混乱的现象,就会导致偏差的出现。

中医养生气功 中医气功 中医气功好处

  3、有潜在精神病发病因素者

  如果家族中有直属亲戚患过精神疾病,或者在练气功的人曾经出现过狂躁症和抑郁症以及精神分裂症,那么都不适合进行气功锻炼。因为患有这类精神疾病的人,在练气功的时候容易出现精神障碍,即使精神疾病已经完全康复,那么在练功的时候也会再次出现偏差的现象。

  4、有精神障碍倾向者

  曾经有过意识障碍或者痴呆症的老年人,包括适合练气功的,因为在练气功之后是处于比较安静的状态,如果体内的精神障碍因素被激发,就会导致大脑皮层形成一个兴奋灶,这时候就很容易出现精神异常的现象,并且不能够恢复到练功前相对来说比较正常的状态。


  5、长期心理过于压抑者

  另外在练气功的时候是比较安静的状态,这时候解除了内心的抑制,那么就很容易出现情绪激动的现象,或别人还会出现认知和意志行为失调,最后就会导致精神障碍出现。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都知道,练气功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练的,其实练气功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在练气功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心静,不要东张西望,也不能够有太多的顾虑,一定要保持思想集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养生效果。

下载宁海在线客户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户端|浙公网安备案 33022602000116|宁海在线 ( 浙B2-20090316-1

关于我们|电话:0574-65520000 ,GMT+8, 2025-1-25 01:45 , Processed in 0.078888 second(s), 23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0-2015 NHZJ Inc.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