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客服电话:0574-65520000
搜索
查看: 3745|回复: 1

离婚时不想分担家庭债务 打假欠条找人打假官司

[复制链接]

132

主题

406

帖子

8327

积分

网站管理员

积分
8327
在线时间
2276 小时
QQ
发表于 2010-10-9 11: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鄞州法院昨天通报了该法院首次发现系列性虚假诉讼案,并依法再审对虚假诉讼当事人进行司法处罚的情况。
  
      今年6月,鄞州法院对原告代燕诉被告汪萍的借贷纠纷一案通过调解结案。1个月后,汪萍的前夫李成得知这一消息,向法院反映了“代燕与汪萍并不存在借贷关系,二人之间诉讼是虚假的”问题。法院立即进行了调查核实,确认这一问题存在后,依法作出再审的裁定。法院再审过程中,代燕与汪萍承认了二人伪造借条进行虚假诉讼的事实。
  
      原来,代燕与汪萍是远房亲戚关系。5月底6月初,汪萍与丈夫李成闹离婚,汪萍为在离婚诉讼中免于承担家庭债务,找代燕帮忙,伪造自己对代燕负有债务的事实。代燕与汪萍编造了3份借条,分别写明汪萍在3年前曾先后3次向代燕借款,借款总额10万余元。然后,由代燕出面,到鄞州法院对汪萍提起追讨债务的虚假诉讼,通过调解结案以达到法院确认这一债务关系的目的。7月下旬,汪萍与李成调解离婚后,汪萍与代燕的债务关系被李成发现作假,李成并向法院举报。
 
    鄞州法院再审认定,代燕诉汪萍的借贷纠纷一案中,原被告双方实际上不存在借贷关系,借条是汪萍为了在与李成离婚纠纷一案中获利而串通代燕虚构借款事实所编造的。她们向法院提交伪证进行虚假诉讼,致使法院对诉讼事实的认定受到影响,妨碍了正常的民事诉讼活动。法院现决定撤销对代燕诉汪萍的借贷纠纷一案的原审调解书,并对虚假诉讼当事人代燕、汪萍分别作出罚款5000元的处罚。
  
     目前,代燕与汪萍已自愿接受了法院的处罚,并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作出了深刻检讨。

     来源:宁波晚报
下载宁海在线客户端

2728

主题

3643

帖子

4万

积分

Lv.20 君王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49128
在线时间
691 小时
发表于 2010-10-9 12: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浙江规定虚假诉讼最高可判无期 全国尚属首次

本帖最后由 雪窗萤几 于 2010-10-9 12:11 编辑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齐奇认为,虚假诉讼蔑视了国家法律,挑战了司法的严肃性、权威性,社会危害性比一般单方诉讼欺诈更甚。
  

                                             虚假诉讼难遏制
  

      在我国,民事法律基本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尊重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陈光多说,很多虚假诉讼当事人就是抓住这一点,钻法律的空子。
  

      与此同时,我国刑法没有专门立法来惩治虚假诉讼犯罪。陈光多说,在办理虚假诉讼犯罪案件时,怎样定罪,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间、上下级法院间,经常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据了解,由于刑法没有明确针对虚假诉讼犯罪的专门条文,在过去的司法实践中,许多明显构成犯罪的虚假诉讼行为,也只是司法拘留了事。个别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的虚假诉讼犯罪案件,也存在定罪不一、量刑较轻的问题。
  

     “虚假诉讼行为的泛滥,使社会上的所有人都可能成为受害人。”一位基层法院法官说,虚假诉讼如果不被发现,可以得到很大好处;如果被发现,惩罚力度又很轻。“这样一来,虚假诉讼高发的情况也就难免了。”
  

     这位法官认为,虚假诉讼多发,除了当事人的诚信缺失之外,还有两点原因:一是若要对虚假诉讼追究刑事责任,只有伪证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是在民事诉讼的相关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当事人如果通晓法律,在形式上下足工夫,很难被看出破绽。
  

      据了解,为遏制虚假诉讼现象,浙江省法院也曾采取过一系列措施。2008年11月18日,浙江省高院专门出台了《关于在民事审判中防范和查处虚假诉讼案件的若干意见》,要求在司法审判过程中,对容易发生虚假诉讼领域和存在虚假诉讼嫌疑的案件采取特别审查措施;要求证人必须出庭作证,向案件的利害关系人通报,必要时可以依法通知其参与诉讼等。
  

     “但仅靠法院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虚假诉讼多发的态势。”陈光多认为,要遏制虚假诉讼,当务之急是修改相关法律,加大打击力度,从严追究虚假诉讼参与人的刑事责任。
  

                                             虚假诉讼最高可能判无期
  

      据了解,为严厉打击虚假诉讼犯罪行为,有效防范和制裁虚假诉讼,统一司法认识和尺度,浙江省高院、浙江省检察院此次《指导意见》,明确了各类虚假诉讼犯罪的定罪处理意见。
  

     《指导意见》首次将“民事诉讼各方当事人恶意串通,采取虚构法律关系、捏造案件事实方式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界定为“虚假诉讼”,使之与以前“恶意诉讼”、“诉讼欺诈”、“诉讼诈骗”的概念相区别。
  

     《指导意见》同时从虚假诉讼犯罪的目的和手段两方面,对虚假诉讼犯罪适用的法律作出规定,共涉及10类犯罪。从目的方面,规定:为提起虚假诉讼,或者在虚假诉讼过程中,指使他人提供虚假的物证、书证、陈述、证言、鉴定结论等伪证,或者受指使参与伪造证据,按照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处理;为逃避法院生效裁判文书的执行,进行虚假诉讼,套取、转移财产的,按照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处理;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进行虚假诉讼,侵吞本单位财物,根据单位的不同性质,分别按照职务侵占罪、贪污罪处理。

  

  从作案手段方面,规定:在伪造证据过程中触犯相关法律的,分别按照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等处理。



  
     《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虚假诉讼,骗取公私财物的,按照诈骗罪处理,对同时触犯两个或两个以上罪名的,依法实行数罪并罚或者按照处罚较重的罪名处理。而根据刑法有关规定,诈骗罪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浙江高院有关负责人认为,《指导意见》有利于提高民事审判法官对虚假诉讼的警觉以及运用刑罚手段制裁虚假诉讼行为人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在实体处理明确之后,有利于公检法部门联动,共同用好刑罚重拳打击虚假诉讼。

      来源:中国青年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户端|浙公网安备案 33022602000116|宁海在线 ( 浙B2-20090316-1

关于我们|电话:0574-65520000 ,GMT+8, 2025-1-19 16:55 , Processed in 0.081086 second(s), 22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0-2015 NHZJ Inc.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