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今天下午传来消息,由宁海县岔路镇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联合会提出,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宁波瑞农牧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起草的《岔路黑猪》团体标准已通过专家评审,不日将发布执行。这也是宁波市农业领域第一个产品类团体标准。
岔路黑猪原产地为宁海县的岔路镇、桑洲镇、前童镇一带,距今已有300年以上的饲养历史。岔路黑猪繁殖性能高、适应性强,且肉质细嫩鲜美,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然而,在外来品种的冲击下,以岔路黑猪为主的本地猪种饲养数量急剧减少。2009年,岔路黑猪被原省农业厅录入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为宁波市唯一的地方猪种,并被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 种公猪种母猪
近年来,宁波本地猪的需求量开始增加,岔路黑猪市场需求增多,经济效益显现。但同时,岔路黑猪也面临保种保质及增产等问题,需要各方的技术支撑。“《岔路黑猪》团体标准的制定,为岔路黑猪的品种特征和种猪选留提供了规范化的指标体系,对于确保岔路黑猪地理标志产品的品质,保护岔路黑猪品牌资源,促进产业化开发,提高岔路黑猪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岔路黑猪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具有积极意义。”专业人士表示。
“公字型”母猪记者看到,该标准规定了岔路黑猪的体型外貌、体重体尺、生产性能、测定方法、种猪的选留以及种猪合格判定及出场要求,主要适用于岔路黑猪品质鉴定。如体型外貌,详细描述了岔路黑猪的体型特征、头部特征、毛色特征、躯干特征、四肢特征和尾长特征为“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耳大下垂,呈“八”字形,全身被毛为黑色,鬃毛粗而明显竖起;母猪头颈清秀,公猪头短宽,头型有“金钱型”“兰花型”和“公字型”三种等等。” 下一步,《岔路黑猪》团体标准将作为“岔路黑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条件之一,既起到严格把控产品品质作用,又将助力进一步提升并打响岔路黑猪品牌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