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客服电话:0574-65520000
搜索
查看: 1507|回复: 0

滥用“聪明药”等同于吸毒!家长和考生应警惕骗局

[复制链接]

2136

主题

3112

帖子

2万

积分

Lv.18 一品总督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26754
在线时间
138 小时
发表于 2024-6-2 10: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360截图20230627145807895.jpg

      每当中考、高考来临之际
  号称能够提高记忆力、提高成绩的
  “聪明药”就会频频在家长群里出现
  “聪明药”真的能让人变聪明吗?
  恰恰相反
  滥用这些所谓的“聪明药”
  只会损害孩子的健康
  5月27日以来
  福建、安徽、上海、江苏等地公安
  相继发布提醒
  中、高考临近
  家长和考生应警惕“聪明药”骗局
  “聪明药”是什么?
  所谓的“聪明药”主要包括哌醋甲酯、莫达非尼、阿德拉等,具有成瘾性大、耐受性和副作用强等特性,全部属于国家管制的精神药物,极有可能会抑制或损坏少年、儿童的大脑神经发育。
  “聪明药”不“聪明”
  哌醋甲酯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剂,被广泛应用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嗜睡症的治疗。
  莫达非尼是一种觉醒促进剂,属于中枢神经兴奋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嗜睡症。
  阿德拉主要成分为右苯丙胺,是一种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症以及发作性嗜睡症的处方药。
  滥用“聪明药”等同于吸毒
  这类药物长期或大剂量使用,会产生一些精神症状,如静坐不能、易怒、运动障碍(抽搐)、兴奋、失眠、嗜睡、困倦、疲劳、头晕、抑郁、情绪不稳定、定向障碍、幻觉甚至躁狂,还有不可忽视的成瘾性。断药后会出现注意力涣散、精神萎靡、暴躁抓狂等症状。
  安全用药指南
  千万别小瞧了吃药这件事。不仅“聪明药”不能乱吃,其他药品也一样,如果胡乱吃,治病的良药也可能变成致命的毒药。
  三大用药误区
  误区一:不遵医嘱
  凭着经验或道听途说随意用药、自行停药、迷信偏方等,都会增加用药安全风险。
  一旦生病了,首先要到正规医疗机构问诊,对症治疗。此外,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降糖药、安眠药等药物,千万不能和酒精同服。
  误区二:不看说明
  服药前养成阅读说明书的习惯。关注药物服用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特别是抗菌类和激素类药物。
  保留好药品包装和说明书。包装上的信息不仅便于使用时查询,还能避免误食过期药物。
  误区三:特殊人群用药不注意
  孕妇:有些药物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危害,药品说明书会特别提示。
  老人:老年患者各项机能处于衰退状态,容易忘记吃药时间、混淆药品,服药前更要多加注意。
  儿童:儿童用药除了遵医嘱,还要预防误食药物。孩子服药时,不要为了方便喂食而说药是糖果,应该教导孩子药物和糖果的区别,用药盒装着的东西千万不要随便吃。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温馨提醒
  所谓的“聪明药”
  属于神经中枢兴奋药
  没有提高智力的作用
  切勿随意服用
      来源: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号
下载宁海在线客户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户端|浙公网安备案 33022602000116|宁海在线 ( 浙B2-20200368

关于我们|电话:0574-65520000 ,GMT+8, 2024-6-26 20:18 , Processed in 0.092462 second(s), 23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0-2015 NHZJ Inc.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