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客服电话:0574-65520000
搜索
查看: 927|回复: 1

立秋即将到来

[复制链接]

2767

主题

5057

帖子

4万

积分

Lv.20 君王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40087
在线时间
309 小时
发表于 昨天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俗话说“三伏热不热,就看中伏”。眼下,中伏过半,高温似乎被按下“增强键”,“张牙舞爪”地宣告着盛夏的余威。
      在中伏即将画上句号之际,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作为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自古以来承载着人们对季节更迭的敏感与期待。
      相传在宋朝时,每年到立秋这一天,皇宫里会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待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报:“秋来了!”话音刚落,梧桐叶应声飘落一两片,便是“报秋”之意。
      古人以草木感知时令,将自然的微妙变化融入礼仪,藏着对天地节律的敬畏。
      不过,太史官口中的“秋来了”,跟我们日常说的秋天,不是同一个秋天。
      我们日常说的秋天,是气象学意义上的秋天,有严苛的标准: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在22℃以下,且后续天气状况稳定,那么就把其中第一天算作入秋日。
      有统计数据显示,在立秋日,我国有超过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仍被夏天牢牢占据,稻田里的稻穗正饱满,荷塘里的荷花依旧盛放,只有西北、东北的部分地区会在立秋节气开启夏秋转换,草原上的草色渐黄,树林里的落叶开始铺地。
      对我们来说,立秋更像是个“预告”,提醒着季节转换的序幕即将拉开,却不意味着酷暑的即刻退场。诗歌中描述的“池水渐凉蝉唱稀,长空雁阵岭南飞。与君携手花间舞,夜露沾鞋又湿衣”的美景还只是个念想,民谚说的“小暑大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才是真实。
      对我们来说,真正体现季节转换的,是气象学意义上的秋天。宁波常年入秋,恐怕要等到9月底10月初。
      关于立秋出现的时间和背后的意义,民间颇有讲究。
      有民谚说“六月立秋紧溜溜,七月立秋秋后油”,意思就是如果在农历六月进入立秋,天气会凉爽得早一些;若是在农历七月进入立秋,湿热的天气或许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今年恰逢闰六月,农历时间的“错位”,或许让不少人对“凉得早些”多了几分期待。
      更有意思的是“秋老虎”的说法。
      “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一头”,说的是立秋后可能出现短期回热的天气,而这“秋老虎”还分“公母”,若是双日立秋,便是“母秋”,跟“母老虎”一样,到时会热得凶一点;若是单日立秋,则为“公秋”,热度相对缓和。
      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划分,看起来没啥科学依据,却藏着古人对气候的细致观察,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平添了几分趣味。

下载宁海在线客户端

29

主题

7393

帖子

1万

积分

Lv.17 二品巡抚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19972
在线时间
0 小时
发表于 昨天 15: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户端|浙公网安备案 33022602000116|宁海在线 ( 浙B2-20090316-1

关于我们|电话:0574-65520000 ,GMT+8, 2025-8-5 13:39 , Processed in 0.067928 second(s), 21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0-2015 NHZJ Inc.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