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桃源街道阳光社区开展“银发守护”活动,联合移动公司为40余户空巢老人免费安装智能摄像头,构建起“子女远程关注—物业实时巡查—网格员5分钟响应”的三级防护网,既让老人通过云端与子女“见面”,又能在突发状况时第一时间获得援助。
该项活动是阳光社区推行“一杯水”工作法的缩影。近年来,阳光社区以党建为引领,通过“一杯水”的意象贯通服务、邻里与资源三重维度,构建起有温度、有活力、可持续的社区治理新生态。
服务如“水”,精准解渴。阳光社区依托“三维需求感知系统”——网格员走访、智慧平台分析、党员入户倾听,动态绘制“重点群体需求地图”,精准识别老人、患者、新生儿家庭等群体的细微需求。同时,社区通过“一线一卡一册一账”党员联户机制,开展“每周热线”“上门问诊”等服务,把关怀融入日常,通过不断细化服务颗粒度,让社区关怀像水一样渗透到每个角落。
汇滴如流,赋能“邻”治理。唤醒居民的主体意识,激发其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始终是阳光社区基层治理创新的着力点。阳光社区通过文化活动与志愿服务发掘居民骨干,并建立“社区治理人才库”,孵化培育“缠画心旅”公益服务队、红十字博爱之家志愿服务队等自治组织。之前停车难是阳光小区的老大难问题,为破解该矛盾,社区搭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协商交流平台,引导业主充分讨论,最终达成“第二辆车梯度收费”共识,有效缓解停车压力。从《阳光小区业主公约》到《社区文明养宠公约》,居民一步步成为社区治理的主角,也标志着社区治理能力不断跃升,社区规则从文本设计落地为长效运行机制。
打造海洋生态,建设共生共赢的治理网络。水,最终汇入大海,阳光社区以兼收并蓄的海洋生态系统为蓝图,构建共生共赢的治理网络。社区作为“中心岛屿”,整合多方资源成立“海洋合伙人”:物业与网格员交叉任职提升效率;与幼儿园、医院、警务室、商铺等合作,推出健康服务、快速调解、爱心便利等举措;吸引企业、高校参与公益和社会实践,形成互惠共生、持续发展的治理网络。 “一杯水”工作法以水的不同形态,喻指社区治理从精准服务到邻里联动,再到系统共生的持续演进,实现了从“单向管理”到“多元共治”的跨越,有效激发了社区治理新活力。 来源:宁海社会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