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县启动保健品反诈宣传周
多部门联动织密老年群体“防护网”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为切实守护老年人“钱袋子”,帮助老年群体识破保健品诈骗套路,10月20日起,县普法办联合县司法局、县社工部、县公安局、县卫健局、县市场监管局、跃龙街道、桃源街道等多个单位,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以“科学保健 守护钱袋子”为主题的老年人保健品销售反诈宣传周活动。
本次活动以“集中宣传+全域覆盖+精准投放”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体系:集中宣传阶段,五大场地同步设点,通过主题宣讲、案例展示、专家答疑义诊及趣味互动,助老年人轻松学防骗;全域覆盖层面,各乡镇(街道)开展线下宣传,同时依托多平台推送警示信息、播放防诈内容;精准投放环节,多部门结合专项行动普法,还走进老年大学等场所进行专题宣讲。
“近期我们在巡查中发现,部分不法商家会借‘免费体检’名义,用小礼品诱导老年人购买高价‘三无’保健品。”县行政执法队副中队长潘婧霞在活动现场提醒,“大家一定要记住,正规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遇到要求‘捆绑消费’的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联系子女,千万别被‘治病养生’的噱头冲昏头脑。”
针对老年人受骗后常见的顾虑,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潘文俊在采访中详细分析:“我们在办案中发现,不少老人受骗后不愿报警,主要是有四类心结。一是怕丢面子,觉得自己被骗是‘犯糊涂’,怕亲友笑话;二是怕子女埋怨,担心给孩子添麻烦、挨批评;三是心存幻想,总觉得骗子能‘良心发现’退钱,怕报警后钱更拿不回来;还有些空巢老人被骗子的‘嘘寒问暖’打动,产生了情感依赖,即便察觉不对,也不愿意相信对方是坏人。”
谈及如何引导老年人维护权益,潘文俊进一步说明:“我们会用‘接地气’的方式帮老人打消顾虑。一方面深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广场晨练点开反诈课堂,对独居、空巢老人还会上门‘一对一’讲解;另一方面会反复强调,遇到可疑情况先跟子女商量,真被骗了要立刻报警,把转账记录、收款账户这些信息提供给我们,才能及时拦截资金、减少损失。”
来源:今日宁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