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舞飞扬123 发表于 2012-10-26 13:18
一,送礼,错在教师,错在家长。有些家长经常会说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吃亏了,要给老师送送礼,让老师都照顾照 ...
感谢您的认真回贴,您说的很有道理。其实我也是这个意思。其实如果家长抽出点时间陪陪孩子,纵使不会辅导也没关系,对孩子也是很有帮助的。 现在很多学生的学习习惯很差,比如做作业吧,很多学生在家里都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导致字差,正确率低。如果家长在旁陪着,那肯定会进行约束的,会要求孩子把作业先完成了,再看电视。那样一来,时间长了,还会让孩子明白“先苦后甜”的道理,我记得自己读书那会儿,如果作业没有完成,我出去玩也没意思的,心里总会想着作业的事,可现在大多数的孩子却没有这样的意识,有的玩了,就先玩,早把作业的事抛在脑后,久而久之,成绩差不说,还会形成“得过且过”这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同时,会让孩子缺乏责任心。 其实,这个“陪”很有学问的。 存在的个别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的参考: 一、部分家长缺乏耐心,孩子一道题做了很久做不出,就直接把怎么做的,答案全告诉他了。这样,虽然题是做对了,但孩子没有自己思考的过程,所以很难一下子转化为孩子自己的东西。另外,由于答案得来如此容易,以后,一遇难题,他就装模作样的写几下,只等着你来帮他做了。时间长了,他就会形成惰性,不肯思考了。这危害,我想也就不言自明了。 二、也有家长陪是陪了,不过自己却在做着其他的事。比如坐在孩子旁边织毛衣、十字锈等等。这种效果比不陪好,但却没陪到点子上。一个“陪”字,是要向孩子传达一种信息,爸妈很关注你的学习。你的一点点进步,爸妈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从而给孩子学习的一种动力。(虽说学习是为孩子自己学的,但在孩子的眼中,学习却是为了父母。)因此,既然陪了,就希望家长能陪到位一些。 三、家长在辅导孩子学生的时候,切忌包办。有的家长特别细心,每道题,孩子还没开始思考,他便滔滔不绝地开始讲解题思路了。孩子题做了,家长还会指导孩子把怎么做的记牢,孩子在学业初期,如小学初中,会有比较优秀的成绩,可到了高中以后,你会发现后劲不足。其实,这种做法的危害是让孩子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上小学的时候或许可以,那到了初中高中,你还会辅导吗?你不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孩子,你让他以后如何独立学习。 我个人建议,在孩子做不出题目的时候,家长如果会辅导的,那么就带着孩子思考,比如在孩子确实说不出来的时候,你给点提示,但不要把答案告诉他,得让孩子自己也出点力,最好是让孩子多出点力。答案出来后,你得让他从头到尾自己再演示一遍。那么这时候,你就可以称赞孩子:你只要稍微动动脑筋,这道题就做出来了。(尽管事实上,这道题能做出来,离不开家长一步步的指导,但你这么说了,有两个好处。一让孩子有信心;二让孩子肯动脑。)家长如果不会辅导的,那也有招。比如在孩子实在做不出来了,(当然首先要努力过,实在不会做,没办法的。)那家长就可以对孩子说:“这道题,我也不会做,你明天去问一下老师,明天回来也教教我。”这样,有两个目的,一迫使孩子去问老师。(现在孩子主动向老师提问的越来越少。)二是孩子必须要努力搞懂,只有自己搞懂了,才能回来教你。最后家长要言而有信,第二天放学回家的时候,必须要让孩子跟你讲一遍。如此一来,孩子对这道题,甚至同类型的题,会记得更牢。在这一系列的教与学之后,孩子的兴趣就慢慢得到培养。 泰戈尔的《飞鸟集》中有这样一句话:“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教育就是这样,急不得,慢不得。度的把握至关重要。就像我以上提出的建议,是在基本的理想的情况下。但现实可能却有各种因素,导致无法实现每天陪孩子的目标。那么,我的建议是如果工作繁忙,无暇顾到孩子的,那么可采用定期或随机抽查的方式,看一下孩子的作业考试情况,千万别一心就工作,什么都不管了。尽管家长们都是在为这个孩子在努力,但孩子不会这么想。他们更需要的是关注。有些孩子在班里表现特别皮,很多时候,却是想通过这种出格的方式,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这种情况,光靠制止,是治标不治本的。所以,工作在忙,别忘记家中的娃。说句难听的,你赚得再多,而你的教育是失败的,那么,一切都是徒劳。 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道难题,漫漫长路,你我共勉!
|